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一些知识点,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怎么计算的!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或不同年份全国或地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在我国工业统计中,通常用总产值指数除以总产量指数的办法,匡算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工业总产值总指数/工业总产量总指数×100%
拓展资料:
工业品价格指数是通过调查收集部分代表企业的代表产品的价格变动资料加权计算的相对数,以反映工业品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
包括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是反映工业企业出厂商品价格及工业企业中间投入品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制定有关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依据。
工业品价格指数是反映工业发展状况的指标之一,也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标准之一(另一个主要标准是CPI)。
当前中国工业品价格指数的调查产品有2700多种(规格品5000多种),已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中类186个(覆盖率已超过95%)。
中国参与调查的市县410多个,调查各种规模和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近50000家。
从指数内涵及其所处环节看,工业品价格指数主要反映生产领域的价格变动情况,即源头和中间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处于价格传导体系的中上游;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反映消费领域的价格变动情况,即最终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处于价格传导体系的下游和终端。
总体上说,上游商品价格的持续显著上涨会逐渐传导到下游商品的价格变动。根据过去近20年的经验数据分析,这种传纤纳导的时滞大约在一年半左右。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上游商品价格上涨能否传导到下游,主要取决于该类商品的供求状况、供求弹性和产业链条的长短。因此,近年来上、下游商品间的价格枣知传导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动,表现为传导时滞延长,某些方面传导效应减弱毁岩没等。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介绍
PPI,有多种含义此处为:PPI= Producer Price Index,生拆姿哗产旅行册毁者物价指数。2015年 2月10日,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内地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连续35个月负增长。2014年12月同比跌幅为下跌3.3%。之前,市场对1月PPI同比涨幅的预测均值为-3.8%。
工业品价格指数的工业品价格指数的计算
一、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基本计算步骤:第一步,由调查企业计算代表规格品个体价格指数。
其中,为企业i在报告期销售第j种规格品的平均单价;为企业i在报告期第h次销售第j种规格品的单价;为企业i在报告期第h次销售第j种规格品的销售量。
第二步,综合部门汇总代表规格品价格指数。
全国(省、市)代表规格品的价格指数由调查企业的代表规格品价格指数采用简单几何平均法计算。
其中,kj为全国(省、市)第j种代表规格品的价格指数;knj为企业n第j种代表规格品的价格指数。
第三步,计算代表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
代表产品个体价格指数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其中,m为代表产品包括的代表规格品的个数。
第四步,计算价格总指数。
方法①:用代表产品个体价格指数直接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价格总指数,K为代表产品个体指数,W为代表产品权数。
方法②:按特定分组,分层计算。
第一层,计算行业小类价格指数。
只能用代表产品的权数之和去除,而不能用行业小类的权数去除。
第二层,计算行业中类的价格指数。
第三层,计算行业大类的价丛此穗格指数。
第四层,最后计算全部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
该方法的优点:脉络清楚,可以提供多种层次的价格指数,满足不同层次管理部门的需要。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的计算步骤:扒缓第一步,用简单几何平均法计算代表规格品的价格指数。
第二步,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代表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
/n
第三步,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渗卜
/
其中:为第j个产品的购进价格指数,为第j个产品的权数。
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它是反映不同时期或不同年份全国或地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在我国工业统计中,通常用总产值指数除以总产量指数的办法,匡算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工业品出厂价格除包括工业企业售给商业、外贸、物资部门的产品外,还包括售给工业和其他部门的生产资料,以及直接售给居民的生活消费品。据此计算的指数,以分析出厂价格的变动对工业总产值的影响。目前工业总产值是按现价和不变价格计算的。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的发展速度,即为扣除了出厂价格变动因素的产品物量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工业总产值总指数/工业总产量总指数×100%
PPI又称作生产者物价指数
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
一、完成阶段:商纯手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
二、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
三、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孙岩,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
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
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
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
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
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CPI与CPI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则裤御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CPI)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使最终消费品价格(CPI)提高,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
OK,关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