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市场发展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市场发展是什么意思,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市场发展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关于市场在中国的发展
1、中国市场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发展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回顾。市场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顾:
2、计划经济时期:这一时期政府对市场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实行计划经济政策,主要以政府计划为主进行市场运作。
3、改革开放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市场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中国开始引入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创新和发展。
4、全面市场经济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经哪绝济得到了极大的繁荣。中国的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和服务业市场都得到饥碰了极大的发展。
5、新世纪以来:这一时期中国市场继续加快发展步伐,主要表现为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经济增长迅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6、展望未来:这一时期烂缓谈中国市场仍将继续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将会更加完善,经济增长将会更加强劲。
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1、第一阶段,恢复发展时期的经济(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治魄力和政治智慧,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奇迹般地在战争废墟上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在此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五”时期开展了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为我国基础工业体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大大缩短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距离。
2、第二阶段,动荡发展时期的经济(1958~1978年)。1958~1966年,是全面进行经济建设的时期,是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时期,前几年是失误,后几年纠正和弥补失误。总的来说,1958~1978年的20年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是带着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和“一五”计划成功的喜悦开始,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最后带着对“文化大革命”痛磨陵首苦反思、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困惑而结束。
3、第三阶段,经济体制转型初期的经济(1979~1991年)。中国20年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所经历的曲折、挫折、灾难、困惑,孕育着一场新的探索。国民经济经历了1986~1987年的“软着陆”,汪扒1988年价格“闯关”和1989~1991年治理整顿的曲折。
4、第四阶段,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中国经济(1992~2002年)。1992年邓爷爷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统一了全党关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方面的认识,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中国发展的最新阶段: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着力推进行政管瞎数理体制改革;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依法加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扩大企业投资自主权;进一步健全商品市场,发展要素市场,加快重要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步伐。
三、市场经济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1、论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2、摘要:市场经济是一种作为基本调节方式的社会经济制度形式,不能简单地把它化约为经济所有制形式,也不能把它夸大为社会的基本制度,因此,不能把市场经济等同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或公有制,也不能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平等交换中产生的不平等的产物,
3、关键词温家园论文: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产物
4、以往我们总是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物,以为是在资本主义打破了封建专制,建立了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基础上,蕴生了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为调节和配置手段的市场经济,并进而激发了生产力的积极性和潜能,但实际并非如此。市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呈现为前因后果和在时间上前后相序的关系。市场经济产生于市场的发展,而资本主义则发端于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和结果。
5、市场是一定地区内的各种商品或某一种商品的供给和有支付能力需求的关系,因此,市场不仅仅是商品买卖的场所,而主要是劳动者之间通过彼此交换劳动产品而交换人的劳动本质的关系。市场与商品交换同时出现,据考证至少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不仅在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就已经有了市场关系,而且经过逐步发展,市场的形式不断更新,范围不断拓展,在封建制社会可以说市场已相当繁荣,在我们通常称之为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封建制自然经济结构中,市场遍及各处,它们就像这个自然经济躯体中的无数的毛细血管一样,推动着整个躯体的经济循环。市场是劳动者们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恰当的交换形式和手段,市场调节、促进着生产和消费的发展,可以说,经济史概括地说也是一部市场史。
6、在市场交换关系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调节为基本方式来发展国民经济的经济体制,其根本特征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调节和分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调节机制配置各种社会资源。市场经济采取的是:信息及调节机制的横向化,主要以市场对信息(最重要的是价格)进行横向传递和接收,经济主体自由取舍;决策机制的分权化,经济主体在获取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自由决策,自担风险,自享成果;财产机制的私有化,财产及利益边界清晰;激励机制的物质化,利益驱动,金钱刺激。市场经济是一种作为基本调节方式的社会经济制度形式,显然。不能简单地把它化约为经济所有制形式。也不能把它夸大为社会的基本制度,因此,不能把市场经济等同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或公有制,也不能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制度。
7、我们以往之所以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是因为,在历史上,西欧的市场经济发展产生出了资本主义。15世纪,在西欧城市市场中,不仅建立了密集的销售网络,而且逐渐产生了国际商品交易会和证券交易所。例如,1579年至1621年,由热那亚商人组织的贝桑松(Besanson)交易会,专司钱款和信贷交易,运作精细周密,货币已经开始跨国流动。拥有证券交易所和商品交易会是在欧洲诞生以市场调节为基本方式发展经济的经济体制即市场经济的最重要基础。商品交易会和证券交易所不仅扩大了市场的地域,而且使市场超越了低层次的直接交换,这样,市场已经不只是经济躯体中的毛细血管,而且成为动脉和静脉了,市场从此日益发挥在经济中生产与消费的调节和配置作用即市场经济。从距今6000多年前至500多年前,不论是在奴隶制经济,还是在封建制经济中,虽然在某些市场交易活动中存在某一些平等交换的成分,但基本上都是以武力或特权占有、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还不是以平等交换为一般的、普遍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距今大约500多年前的西欧,虽然仍是处于封建制度统治下,但在热那亚、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城市中,却在经济领域中首先产生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萌芽,继而诞生了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真正突显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个人的利益和劳动受到肯定甚至张扬,极大地调动广大社会劳动者为个人利益而奋斗的积极性,刺激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由于劳动者个人之间彼此先天能力和后天机遇的不同,又必然导致劳动者个人收益的差距,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结果会是能力强者越来越富,能力弱者越来越穷,贫富两极分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马太效应,即效率越高的人,在竞争中就越居优势地位,高效率者的效率也就会越来越高;相反,效率越低的人,在竞争中就越居劣势地位,低效率者的效率也就会越来越低,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二者效率高低的差别会越来越大。因而,正是在市场经济繁荣的基础上,私有财产和资本不断积聚和融合,产生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产生于18世纪的产业革命之前。资本主义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和以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进而又经过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以政治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下来。可见,资本主义并不是市场经济,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平等交换中产生的不平等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作为调节方式应该是在生产与消费之间扮演一个自然的联系和显示供求关系的角色,即亚当斯密(Adam Smith)称之为的无形的手,但资本主义产生后,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能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成为主宰,市场事实上逐渐被资本操纵,被拥有资本特权的资产阶级(资本家集团)操纵。建立在平等关系之上的市场交换导致了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的建立,资本主义制造和利用垄断,又不断产生和加深着不平等的市场交换。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