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关于动画片市场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国动画市场和前景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中国动画市场有多大
动漫产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动漫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奥飞娱乐(002292)、华强方特(834793)、鼎龙文化(002502)等。
本文核心数据:我国电视动画备案数量、发行数量、动画电影上映数量、票房。
近年来我国电视动画发汪亮行及备案数量呈增加趋势,动画电影票房明显提高,《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多部电影取得不俗的成绩。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动漫产业整体向好,国产动画发展势头正盛。
从备案情况来看,2007-2011年,国家采用税收优惠和补贴双管齐下的政策扶持动画原创企业,我国电视动画备案数量与发行数量逐年增长,2010年电视动画备案数量达到601部。
2013年后,国家减少对企业的补贴,同时积极鼓励动画原创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我国电视动画制作行业开始探索新道路,从追求数量开始向追求质量和效益转变,我国电视动画备案数量呈下降趋势,直到2018年才开始回升。
2020年疫情的爆发并未影响我国电视动画的备案及发行热情,2020年我国电视动画备案数量达到了571部,较2019年增加101部。
电视动画发行情况整体与备案情况一致,2007-2017年,我国制作发行电视动画数量和时长波动变化。2007-2011年,我国制作发行电视动画数量和时长逐年增长,虚陵弊2011年是我国电视动画制作的高峰期,数量和时长分别达到432部和26.02万分钟。2012年开始出现下滑的现象。2013年10月广电总局对全国上星电视频道作出的“每天至少播出30分钟国产动画”的规定推动我国2014年电视动画发行时长达到顶峰,为27.72万分钟,但由于政府补贴的减少,我国电视动画制作开始探索新道路,从追求数量开始往追求质量和效益转变,2014-2017年发行数量和时长均有所下滑。
2018年以来,受国漫市场整体向好的影响,我国国产动画生产数量开始回升,2020年全年国产电视动画片发行总量达到374部,同比增长23%,发行时长达11.67万分钟。
动画电影方面,2015-2020年间,由于我国动漫行业整体从追求数量开始往追求质量和效益转变,国产动画电影上映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加上疫情影响,2020年仅上映14部动画电影。
近年来我国国产动画电影票房逐渐提高,动画电影市场不再被进口动画占据,如2014年我国动漫电影《十万个冷笑话》斩获了1亿差族元的电影票房,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获得了9.56亿元的票房,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50亿,直接带动2019年我国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实现70亿元,占我国电影总票房比重由上年的6.9%飙升至16.9%。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共计16亿元,但票房占比仍然高达15.6%。
2015-2020年间,尽管国产动画电影上映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2019-2020年单部电影平均票房较前几年却不降反升,2019年由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超高票房,我国国产动画电影单部平均票房达2.6亿元,2020年则为1.1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二、动画产业市场调研报告
动漫作为一种流行艺术推广到大众生活中并不成功,还只是局限在一种“小众”艺术中。
因为种种的原因,国内的动漫企业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课题,基于目前国内动漫市场的不成熟,产业链的不完善,完全靠原创动画维持生计的动漫企业几乎没有,一些较有知名度的比较大的动漫企业基本上都是依靠国外加工来维持基本的生存,而一些中小型的动漫企业甚至动漫工作室都是靠这些大公司的“外包”来维持生存,而往往正是这样的中小型动漫企业和工作室因为其体制简单,结构合理,“体态轻盈”,才有更大的热忱和愿望去提升中国的原创动漫水平,但是也正是因为其能量不足,后续疲哗行弱,导致很多优秀的创意和策划胎死腹中。这样就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大型的动漫企业有能力而因为要维持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而不愿去做原创而局限在加工阶段,而有意向去做原创的动漫企业悄迅因为能力不足,资金匮乏而做不出真正的原创从而只能投向加工来维持生存,始终无法挣脱加工的桎梏来开创自己的原创产品从而发展中国自己的民族文化。
动漫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摆脱不了社会意识的强烈影响,不但老把动漫视作教育工具,还局限于为青少年创作。
很多人依然停留在“动漫就是给小孩看的动画片”的阶段,把动漫产品当作一种教育产品而不是一种消费产品,过分的强调了动漫产品的思想性,而忽略了其娱乐性带来的潜力巨大的商品价值。认为去关注这些“小孩子才看的玩意”就是玩物丧志。动漫产品是不是“玩物”且不必讨论,而“丧志”和是否“玩物”之间根本就没有必然的联系。
动漫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文化产品的一切特点和优势,可以向各个领域进行渗透。动漫应该是文化的表现工具,它应该服务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战略,它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助力,其表现的内容合适与否,和动漫产业本身无关,动漫更不是让孩子“玩物丧志”的洪水猛兽。时代在不断发展,动漫产业的内容合适与否,不应该由社会固有的意识来左右,而是由市场,由其是否服从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潮流来决定。
盗版严重,极大的影响了创作的热情。
动漫产品普遍制作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特别是原创动漫,一个优秀的原创动漫产品往往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前期策划,而资金投入启芦此动辄百万甚至千万,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往往因为盗版的猖獗而导致几年的努力付诸流水。正是这一点,导致力大量的动漫企业不敢轻易的投入原创动漫市场。
竞争机制不完善、市场动作能力不大。因为动漫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行业运作模式都是处于摸索阶段,资金投入和收益之间缺乏合理有效的评测手段。政策和市场运作不能紧密的结合起来,出现政府有意扶持却不知从何入手,政府机构不了解动漫市场的运作情况,而实际参与到市场运作的企业因为不能第一时间得到相关政策的解读信息,而在市场盲目打转到情况。
不过,我们可喜的看到,随着政府对动漫产业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相关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动漫协会的成立,动漫产业论坛的不断开办,政府和企业正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政府就像火车的铁轨和调度,负责政策的指引和总体的控制协调,动漫协会就像火车头,动漫企业就像各节车厢,整个动漫产业就在动漫协会的牵头下,在政府的扶持指引和控制协调下,不断提速。
中国动漫人才缺口较大,去年就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动画人才缺15万人”。动漫从业人员的匮乏也直接导致了原创动漫无法发展。
三、如何规范动画片市场
我不能对动画片是否需要为幼儿模仿其危险行为负责做出判断,因为这取决于具体的情境和法律规定。然而,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关于动画片和儿童行为的观点。
动画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可以为儿童毕森掘提供娱乐,帮助他们学习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审美和创造力。然而,动画片中的内容也可能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如模仿危险行为、性别刻板印象等。
动画片制作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以降低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1.遵守法律法规:制作方应确保动画片中不包含违法、暴力、低俗或歧视性的内容。
2.传递正确价值观:动画片应当传递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形成手核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3.安全提示:动画片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加入春睁安全提示和家长指导信息,提醒家长注意儿童观看动画片的安全。
4.适合年龄段:动画片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制作相应的版本,确保其内容适合儿童观看。
家长和监护人在照顾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如监督儿童观看动画片的内容,教育儿童辨别危险行为和正确的行为方式等。
总之,动画片制作方和家长、监护人都需要关注儿童的行为和安全问题。动画片本身并非罪魁祸首,而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问题。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