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双十一交易额是多少
11月12日凌晨消息,2015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正式落下帷幕,最终交易额也正式揭晓。
据阿里巴巴实时数据显示,2015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最终以912.17亿元交易额拉下帷幕!其中无线交易额为626亿元,无线占比68.67%。
让我们兆耐再来回顾一下今年天猫双十一那一组组震撼人心的数据:
1分12秒,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超10亿元。
5分族闹春45秒,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超50亿元。
12分28秒,交易额冲到了100亿元。
33分,天猫双11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4小时26分31秒,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超362亿元,已超过2013年双11全天交易额。
7小时45分42秒弯旁,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超417亿,已超过2014年美国感恩节购物节线上交易总额。
9小时52分22秒,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超500亿,无线占比72.93%。
21小时,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超800亿,无线占比68%。
2015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全天交易额最终达到912.17亿……
2019双十一销售额(双11各大电商平台销售数据)
2019双十一销售额
2019天猫双11全天成交额为2684亿元人民币,超过2018年的2135亿元人民币,再次创下新纪录。
2019年11月11日,2019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正式开始。天猫双11开场14秒销售额破10亿,1分36秒成交额破100亿。17分06,成交额超过人民币571亿元,超过2014年双11全天成交额。
扩展资料:
自从2009年10月1日和中秋节一起双节同过开始,每年的11月11号,以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促销狂欢活动。
"双十一"不仅让电商热衷于促销,就连运营商也开始搞促销活动了。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于2011年11月1日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双十一"商标注册申请。
2012年12月28日取得该商标的专用权,2014年10月末,阿里发出通告函,称阿里集团已经取得了"双十一"注册商标。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9年天猫“双十一”成交额达2684亿元
双11各大电商平台销售数据
第14届天猫双11落下帷幕,但官方未公布具体销售额。官方表示,今年天猫双11稳中向好,交易规模与去年持平,其去年总交易额为5403亿元。枯肢京东也未公布总销售额,其去年为3491亿元。
今年天猫双11从10月24日20:00开启预售,共历时22天4小时。今年也是天猫由“光棍节”1天抢购,改为“双节棍”两波售卖的第三年。从2020年调整后,天猫双十一销售额提升明显,但增速在第二年有所回落。
与往年一样,今年双11不少类目、品牌、直播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显示所有大图
淘宝天猫产业发展及运营中心纤困总裁吹雪认为,今年天猫双11整体稳中向好。“我们深切感受到消费的韧性和活力,也能看到一些新的消费趋势正在不断涌现。”
阿里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戴珊表示,“通过今年天猫双11,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内需潜力和消费没竖世活力,中国经济和产业的持续韧性。这让我们有信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天猫双11各类目、品牌、主播情况
11月10日晚上8点,天猫双11第二波售卖正式启动。截至11月10日零点,天猫双11已经跑出了148个成交额增长超100%的品类。
除了潮玩、宠物、运动户外、珠宝四个行业增速迅猛,一些小众类目的增长也十分可观。如角膜塑形镜成交额增长近100倍,面膜冷热仪增长超55倍,耳戴音频设备增长超40倍,地毯清洗机增长超30倍,内衣洗衣机增长超20倍
截至11月11日零点,天猫双11已经有超25000个单品成为销售过百万的超级爆款,同时有超过2000个单品成交额突破1000万元。
天猫双11的第一波售卖则是在11月31日。当天,品牌战绩抢眼,102个品牌在开售1小时成交额破亿,多个品牌创下历史新高。在这些品牌中,国货品牌占比过半,其中美妆行业表现最为优异。
据了解,今年共有2100万个商品参与天猫双11,比去年增加了300万个。不仅如此,线下门店的商品也加入其中,今年,仅服装行业就有超过1300家门店实现了双11“线上线下一起逛”。
淘宝直播方面,今年吸引大批新主播入驻,其中不乏一栗小莎子、朱一旦等大网红,还有罗永浩、张柏芝等明星主播。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淘宝新增了超过50万名新主播。天猫双11临近的前两个月,有超过100家直播机构入驻淘宝。截至11月10日12点,淘宝主播新主播达人的日均观看人次同比增长561%。
在淘宝新人主播中,罗永浩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在10月24日预售当天,罗永浩的直播间共上架约155个商品链接,预估带货总额约为2.1亿元。
此外,MCN遥望科技也携张柏芝等明星入驻淘宝直播。10月24日,遥望梦想站在天猫双11的直播首秀,达成超过2200万的成交额。
再加上10月31日,刘_宏妻子王婉霏ViVi现身“ViVi肥油咔咔掉”淘宝直播间,半小时场观破100万人次。
新主播人气飙升,老主播也不减风采。双11预售首日,李佳琦的带货数据再次证明了其“一哥”地位。10月24日,李佳琦直播间下午3点开播,总直播时长近10小时,四十分钟场观突破1000万,截至下播场观超4.56亿人次。
根据星图数据,当日李佳琦的预估销量达4238.6万件,平均客单价为347元,销售额达147.0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0日,李佳琦的第二波开售场观远不如预售首日。当日下午4点,李佳琦直播间开播,为晚上8点天猫双11第二波开售蓄力。到11日零点直播结束时,场观8000万人次,不足其双11首播的五分之一。
新老主播各显身手,这届双11的淘宝直播也被戏称是“华山论剑”。
此外,00后商家群体正在淘宝天猫活跃起来。淘宝天猫数据显示,天猫双11第一波售卖期,淘宝00后商家的整体交易额同比去年增长23.7%。在运动、户外、宠物、汽车、收纳整理、酒类、摩托车、DIY、成人用品、乐器、书籍等领域,00后商家的交易额同比增长明显。
据了解,淘宝天猫的00后商家数量已接近100万,其中大部分是今年首次参与天猫双11。这些00后商家,不少是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了支持00后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淘宝今年还上线了“天猫双11大学生实战专场”。
各平台双11战况
根据星图数据,11月10日20:00至11月11日19:00,综合电商平台累积销售额达2822.82亿元,共产生11.4亿多个包裹,平均客单价为247.86元。
分平台来看,综合电商平台中,天猫销售额遥遥领先于其他平台,占61.6%,京东占26.7%,拼多多占6.3%,其他平台分摊剩余份额。综合电商海外购业务销售额为273.2亿元。
商品品类方面,综合电商销售额TOP10品类分别是:家用电器,手机数码,个护美妆,服装,女鞋/男鞋/箱包,电脑办公,家具建材,食品饮料,母婴玩具,运动户外。截至目前,共有88543个品牌参与大促,较去年同期增加3305个,SKU数量近6千万个,其中新品占到7.90%。
1)京东
10月20日20:00,京东率先开启双11大促预售,同时京东的全渠道生态布局全面参与到活动中。根据数字零售数据服务商Nint任拓提供的数据,20日20:00至24日00:00,在被统计的27个类目中,已经有35个品牌的预估销售额破亿。
10月31日20:00,双11第一波售卖,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家电全品类1分钟成交金额破10亿元,10分钟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
10月31日晚8点至11月2日零点,京东累计售出商品超5.5亿件,其中成交额前20的品牌中,国货品牌占比达80%。
物流上,京东也加大了投入。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30座城市已经投入运营超700台无人车,为消费者提供“最后一公里”和“最后100米”末端配送服务。据了解,京东双11开门红24小时,智能快递车配送单量就已经同比去年增长300%。
2)拼多多
拼多多于10月20日启动双11大促,小米、美的、伊利、蒙牛、TCL等1000余家品牌参与此次大促。据悉,本次活动额外提供两天的返场时间,一直持续至11月13日。
“在今年大促期间,拼多多将继续秉承不预售,无尾款的直接补贴政策,为消费者提供简单实惠的购物体验。”拼多多大促项目负责人称,消费者不需熬夜,不用做算术题,只需登录拼多多app进入“11.11”大促会场,即可一键拼单,畅享“多实惠,多乐趣”。
这一点,与唯品会有些相似。
3)唯品会
唯品会资料显示,今年双11中,唯品会贯彻优惠规则简化的原则,消费者无需凑单,一件商品即可享受超值优惠。
规则上的简化,确实给唯品会带来了销量的爆增。以低至1.3折的波司登羽绒服为例,双11开售1小时,销量同比涨幅高达3倍。据了解,今年唯品会双11高潮期将从11月10日晚8点持续至11月14日早10点。
不断拉长时间战线,似乎成了电商平台的常见策略之一。
4)抖音
今年双11,抖音宣布将“抖音商城”作为主战场,这意味着抖音商城正式出战,开始与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在商家、流量和用户之间展开正面交锋。
根据抖音开门红战报,抖音商城曝光量相比921大促同期增长36.8%;商品搜索量相比921大促同期增长91.2%。截至10月31日24时,抖音商城交易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629.9%。
没有自建物流体系的抖音电商,此前已与中通快递签署2022年“双11”物流运营保障协议。中通快递成为抖音平台此次双11期间特邀物流合作伙伴,针对在10月31日-11月15日期间发货的订单,为商家履约和消费者购物体验提供物流运营保障。
5)快手
快手116购物节从10月20日零点开启。快手电商今年双11的主要优惠是“每满60减6”。
从优惠力度看,快手“每满60减6”的优惠力度明显不及天猫的“每满300减50”,这可能和快手平台的电商商品单价普遍偏低有关。
2020年,快手双11的GMV为88亿元,2021年约为380亿元。不过,这样的成绩与天猫、京东等平台比,仍有较大差距。
6)视频号
今年双11,腾讯视频号推出“超品日-11·11购物狂欢节”,13家品牌参与视频号“超级品牌直播”,包括:认养一头牛、熊猫不走、空刻意面、好孩子、孩子王、正山堂、六大茶山、奥康、INSUN、米兰纳、海南德胧酒店、ABC,编程猿。
除了超级品牌直播,今年视频号的双11吸引更多品牌入驻,如周大生、学而思、Babycare等。截至11月11日23:00,TOP10带货榜中,京东占了前2个,珠宝文玩商家有6个,另外2个是护肤品牌。
7)苏宁和国美
今年以来,苏宁和国美可谓“难兄难弟”,苏宁因欠款被多次发律师函,国美的“真快乐”举步不前,前不久还被曝出“停发工资”。整体来看,苏宁和国美在双11中的存在感相对较低。
双11前,苏宁入驻美团这一消息,倒是泛起了一些水花。入驻美团后,消费者可以像“点外卖”一样购买手机、电脑、生活小家电类产品。
今年双11:发货是最大的难题
今年双11的整体销售额依然保持增长,平台和品牌的数据表现亮眼,但身处其中的中小商家们,却高兴不起来。
经营天猫零食店的商家阿龙坦言,“今年没有参加双11,拼不过别人了,保利润活下来。”在他看来,业务整体环境不好,加之部分地区不能发货,索性不参与了。
从淘系转拼多多,已经三年没有参加双11的商家无往则说,前几年还参加双11,那时候还有点热度,能分一杯羹,现在是“浪费表情”。“你不提醒我,我甚至都忘了今天是双11。”他补充道。
外贸毛织厂厂长纳兰也向派代吐槽:“一些成熟的大店、大客户,比较稳定,某些知名金冠店他们规划比较好,多数是订单制度对接,消化能力强。小卖家的话,影响比较大一点,有一些去年一个款卖300来件,今年怕是30件都未必有。”
双11大促,中小商家的日子为什么越来越难?
这可能因为平台的竞争日趋激烈,商家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而且当下还要面临流量少、发货难、消费者热情消退等问题,这使得商家不再憧憬双11。
双11已经从天猫京东的双11,逐渐演化为全行业的双11。今年,顺着抖音的正式参战,与天猫京东等平台正面交锋,拼多多也将战线拉长至11月13日;在双11优惠规则正在被吐槽“繁杂”的当下,唯品会反其道而行,试图通过简化规则收获消费者芳心。
瓜分双11蛋糕的平台越来越多,也意味着优惠力度会加大,随之抬高的便是平台与商家的大促成本。
女装店商家霸霸,向派代诉苦,“今年双十一会比去年卖得便宜,不然备的货要压死了。”
11月10日,忙着双11的天猫潮牌服饰店商家老朱感慨,“今年整体的感觉是,一些大牌优惠力度很大,感觉大商家都在清库存。”他早有预料,双11仍会参加,销售额也会增长,但利润还是那样,“大家都在冲,出价都是按照同行的出价。”
除此之外,今年双11,商家还要面临一个大难题——物流。
近期,国内多地疫情反复,导致商家和消费者不能收发货。10日,广州的女装商家阿木因不能发货已经申请退出双11。他无奈表示,“卖了也没办法发,都退得差不多了。”而与他有同样遭遇的商家不在少数。
这个双11,卖得好的商家,也兴奋不起来。在社群里,有商家已经收到了数百张超时自动赔付的工单,有的商家爆单了,但是快递发不出,能发出快递消费者却收不到。
物流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不少商家与双11之间的一道鸿沟。
从消费侧来看,消费者消费热情也在消退。南都民调中心发布的《“双11”消费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双11”购物意愿下降在今年尤为明显。决定双11购物的因素中,“囤货备用”排在了“刚好有购物需求”之后,优惠对消费冲动的影响正在降低。
这一消费端的变化,也对商家的双11备战带来不小影响。
双11“慢下来”,需要新故事
经历了14个年头的双11正在慢下来,除了GMV,各平台也在寻找更丰富的指标,重新定义“狂欢购物”的价值。
不管是天猫,还是京东、抖音等平台,正在有意识地模糊有关GMV的数据。这背后可能是,增量空间已经逐渐变少,电商的“秒杀神话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双11需要新的故事。
此前,吹雪曾提到,在天猫的长期战略中,商家和消费者体验变得更加重要了。天猫内部主要看两个方面:第一是增长的质量,双十一只是周期里的体现;第二是更关注长期社会价值,比如绿色公益等。
商家其实也在接纳这种变化。“对我们来说,今年双11,大家不再期待成长奇迹,我们希望实现一个财务利润更加健康的双11。”不少商家如是说。
如今,商家常用“稳定0单”自我调侃,这背后反映了中小商家日益难做的电商生意,但当下的日子需要多一些乐观与耐心。商家们要多拥抱变化,顺应新的电商趋势,寻求新的突破口,让自己的电商生意,不再过于依赖大促
双十一历年数据分析
每年双十一大促活动优惠多多,而且每一次的销量也都在突破新高,因此大家对于历年来双十一大促额度数据也都比较关心。2021双11成交额是多少?对比往年双十一成交额数据情况怎么样?历年双十一成交额数据是多少呢?下面跟我一起看下吧。
去年双11成交额是多少
2021年11月12日零点,天猫双11总交易额定格在5403亿,去年这一数字为4982亿元。数据显示,天猫双11开售第一小时,超过2600个品牌成交额超过去年首日全天;截至11月11日23时,698个中小品牌的成交额实现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跨越;78个去年双11成交额千万级的品牌,今年双11成交额突破了1亿元大关。
2021年11月12日零点,京东发布双十一战报,从10月31日晚8点至11月11日23:59,京东双十一期间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其中,31个品牌销售破10亿,苹果破百亿;43276个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中小品牌新增数量同比增长超4倍。
历年天猫双十一销售数据:
2020年:交易额为4982亿
2019年:交易额为2684亿元
2018年:交易额为2135亿元
2017年:交易额为1682.69亿元
2016年:交易额为1207亿元
2015年:交易额为912亿元
2014年:交易额为571亿元
2013年:交易额为352亿元
2012年:交易额为191亿元
2011年:交易额为52亿
2010年:交易额为9.36亿元
2009年:交易额为0.5亿元
以上就是关于去年双11成交额是多少介绍,大家可以了解下,更多的有关双十一大促活动玩法关注分享。
2022双十一全网销售额
淘宝广告收入占比2022年是3434亿左右。2022淘宝天猫双十一成交额销售额是3434亿元左右,京东则是1740亿元左右。据已公布数据可知,2022双11全网交易额为5571亿元。
2019双十一销售榜单
双十一期间,有哪些品牌的销售量刷新了记录?
在双十一期间,人们的购物欲望是非常的高涨的,因为在双十一的时候,很多的品牌都会推出优惠活动,能够以超低的价格买到在平常里买不到的便宜东西,而且买的越多越便宜。所以不光消费者,购物平台也非常的看重双十一活动,在这次的双十一期间,不光购物平台的成交额创造了历史新高,并且有很多的品牌都突破了自己的销量记录。很多让大家都非常喜欢的国货品牌的交易额突破了一亿元。其中包括手机品牌华为、运动鞋服品牌鸿星尔克、护肤品牌百雀羚和运动品牌回力等等。
小米手机销量在手机销售量榜当中位列第一。
不得不说,小米现在的发展是越来越好了。在今年的双十一的活动当中,小米推出的手机再一次成为了手机销量榜的冠军。小米获得手机销量榜冠军的这款手机型号是RedmiK40。RedmiK40是一款两千元价位的手机,有着非常强悍的配置,无论是性能还是手感都非常好。除了小米手机之外,手机销量最多的手机是苹果13。而第三名也是小米手机。第三名的这款手机型号是Redmi9A,是一款千元手机。
猫砂成为首个破万单的商品。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某购物软件上,双十一期间首个突破1万订单量的商品居然是猫砂。这说明了现在年轻人都非常的喜欢抚养宠物,尤其是像猫咪这种乖巧温顺的宠物。并且对猫咪的抚养非常重视。除了猫砂之外,在某购物软件上的农产品销售也非常的火爆,农产品的订单销量实现了倍数式的增长。这说明了在购物平台上的产品类型越来越多样化,也说明了年轻人的消费喜好发生了变化。
2015天猫双11交易额多少 2015双11天猫销售额912亿元
2015年天猫“双11”已经落下帷幕,很多网友对【2015天猫双11交易额多少】很感兴趣,究竟2015双11天猫销售额多少呢?目前天猫已经发布了双11销售全天数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5天猫双11交易额多少】
据阿里巴巴实时拍芹败数据显示,2015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最终以912.17亿元交易额拉下帷幕,比2014年双11成交额提升近60%.其中无线交易额为626亿元,无线占比68.67%。
其中备受关注的小米官方旗舰店最终成交支付金额12亿元。
以下是2015双11天猫各时段销售额一览:
-1分12秒,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超10亿元。
-5分45秒,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超50亿元。
-12分28秒,交易额冲到了100亿元。
-33分,天猫双11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4小时26分31秒,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超362亿元,已超过2013年双11全天交易额。
-7小时45分42秒,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超417亿,已超过2014年美国感恩节购物节线上交易总额。
-9小时52分22秒,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超500亿,首纯无线占比72.93%。
-21小时,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交易额超800亿,无线占比68%。
-2015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全天交易额最终达到912.17亿
阿里没有对今年双11定过销量目标。而能确定是双袭颤11至少要办百年,要比阿里巴巴活得长,”今年我们在北京搞双十一,明年会是纽约,巴黎,伦敦,东京,世界各大著名城市。”
2014年“双11”带来了什么启示
在这一天,上网购物比过“光棍节”更刺激更有意思。的确,从这几年由“双11”产生的轰动效应来看,与其叫做“光棍节”,不如称之为“全民网购日”。
在这个一年一度的网购狂欢节里,人流增量和爆炸效果,让所有的电商企业无法忽略,事实上,这一天是对他们的大考验。而随着移动电商的崛起,种种迹象也似乎表明,以后的双11,将不仅仅是“全民网购日”,而是更类似于“全民休闲日”。
据了解,为了保障双11各方面的正常运行,阿里投入了逾万名员工,在此期间,阿里为加班的员工提供宵夜及休息室,甚至连阿里区内的星巴克也24小时营业。小米科技为了在双11期间多销售产品,他们的员工也吃住在公司,一名小米的员工在微信的朋友圈里说,“这两天不回家”,他发布的图片显示,小米也为员工提供了住处。据《北京商报》报道,受北京地区单双号等限行政策影响,今年的“双11”成了最“堵”大促。尽管配送受到阻碍,但却让酒店业意外获利。为备战“双11”,各大电商企业均安排行政工作人员支援仓储、配送前线。这带火了仓储周边的快捷酒店,有的甚至一房难求。
在电商企业不断投入的前提下,双11的“战绩”也再创新高。阿里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双11”正式启动后,天猫的交易额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只用了38分钟。而在去年同期,在淘宝天猫平台上达到这一数字,则花费了近6个小时。而天猫双11全天的成交金额达571亿元,其中在移动端交易额达到243亿元。其实,不光是阿里的平台,本周一的美国股市,中国概念股成为亮点,京东、麦考林、唯品会、聚美优品等电商企业的股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这说明了今年双11带来的变化。相比往年,今年双11价格战变得并不那么激烈了。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商研究者对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记者说,每年电商企业的业绩,在这个时期均出现波峰,这很难说是好事情,因为这往往会让消费者的购买力,出现短时间爆发、平常蛰伏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双11对于很多电商企业来说,不一定能带来增量,相反,商家在物流、仓储、人员调配等多方面的成本反而会相应地成倍增加”。经济学家王福重也认为,双11并不会增加消费总量,只是改变消费的时间结构。“进一步说,拉动消费的理论和说法,是错误的。消费是不需要拉动,也拉动不了的”。
“如果一定要解读此次双11对行业的影响,有以下几点常卖猛识”,电商评论人龚文祥在微博中写道,“1、此次双11后,那个1天600亿的数据会更刺激传统土豪们,传统企业做电商的热情会更高涨,电商这个行业会继续更加火爆;2、移动电商趋势已经确定,移动电商的投资会更疯狂”。“本届双11最大亮点是移动电商”。
移动电商是今年双11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据派慧“电商头条”透露,天猫在今年双11期间,无线成交量最高冲到了49%。在此前的2013年,手机淘宝交易笔数占比整体的21%。而2012年这个数字大概在5%左右,“移动电商正在疯狂的崛起”。
这对于阿里人而言,可能会稍稍放心一些。要知道,腾讯一直在移动电商上有着自己的打算。腾讯执行董事刘炽平曾说,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变现模式日趋清晰,游戏、广告、电商和O2O的变现速度会不断加速;电商的移动化相对比较滞后,被颠覆的程度没有那么高,这反而给腾讯带来一定的机会。“当电商移动化潮流爆发的时候,或者我们是引领者,或者整个电商体系准备好了去获取爆发的红利。”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记者最近在微信中看到,腾讯已经在这个平台上帮京东大打促销广告。
有分析师曾说,“天猫、京东、苏宁都会成为大平台,三者以后应该会整合移动端互联网、物流等各种优势,最终发展殊途同归,成为更加开放的大平台”。在此期间,这几方都在竞逐,看谁跑得更快,布局更稳更广。作为反击,腾讯联合京东,双11期间,强调社交,推出了微信和手机QQ购物两大平台。此外,腾讯还借助广点通,帮助微信广告更有效触达用户,实现销量提升。
那么,微信支付能掀翻阿里的移动电商,从而改变电商的生态圈子吗?曾有媒体援引阿里人士的话说,微信的确很有想象空间,但微信对阿里集团业务的威胁远没有外界以为的那么大,“电商和O2O业务都强调运营能力,微信想在电商上做大,可能阿里走过的路,腾讯也要走一遍”。
从目前来看,微信支付首尘配答先无法颠覆的就是已形成大格局的B2C领域,实物商品的购买渠道在向移动端转移的过程中仍会存在很多问题,这些并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如果人们习惯了用微信支付来买咖啡或订餐,而不是买电视和衣服,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就可能被固化,这对微信走向更广阔的电商领域是会有影响的。
另外,生活服务是个比目前电子商务市场大很多倍的业务领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这一领域征战的玩家会有很多,不仅有BAT,新浪微博、奇虎360等都有可能参与其中。微信支付只不过是在目前声势最大而已。从这方面来说,以后的双11,将不仅仅是“全民网购日”,而更贴近于“全民休闲日”。